今日(1月23日),新华社发表新闻,记者从北京市网络游戏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上获悉,即日起至2018年3月中旬将开展网络游戏专项整治行动。
根据报告,本次专项整治行动将重点整治:
1、含低俗暴力以及不当价值观导向的作品;
本次专项整治行动将重点整治价格导向严重偏重、歪曲历史、抹黑英雄人物、违反民族宗教政策、宣扬淫秽色情、凶杀暴力、赌博等内容的网络游戏产品。
2、未经审查及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引进作品;
专项行动将对未经审查审查备案的作品予以下线处罚,对来自境外、含有我国法律禁止内容的产品预计阻断。并且,利用网络游戏从事违法犯罪活动者,将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3、游戏直播中的不当内容。
个网络游戏企业及运行平台要展开自查自纠和实时监测,对网络直播游戏的主播重点监督,并鼓励网游企业实名举报违法行为。
并且,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中,将对网络直播游戏的主播重点监护。
八部委出击 全国联动 游戏市场告别野蛮生长
不只是北京,其他各地也展开了整治行动。湖南省网信办已启动网络游戏信息内容专项整治行动。而在4天前,上海也早已启动网络游戏信息内容专项整治行动。预计在之后,全国各地都将陆续展开网络游戏信息内容专项整治行动。
其实,网络游戏的专项整治行动并不是突如其来,20017年12月28日,中国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公安部、文化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八部就已联合印发了《关于严格规范网络游戏市场管理的意见》(《意见》),部署对网络游戏违法违规行为和不良内容进行集中整治。游戏茶馆了解到,此次集中整治行动也将持续到三月底。
此外,2017年12月初,文化部也曾发布网络游戏新规《文化部关于规范网络游戏运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了网络游戏的运营范围,规范网络游戏虚拟道具发行服务。其中,通知要求,网络游戏运营企业不得向用户提供虚拟道具兑换法定货币的服务,并且对未成年人玩家限定游戏时间及消费,严禁道具回兑虚拟货币与法定货币,加强实名注册的监管等。
根据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信息中心与中娱智库联合发布的《2017年中国游戏行业发展报告》,2017年,中国游戏行业整体营业收入约为2189.6亿元,同比增长23.1%。其中,网络游戏预计全年营业收入约为2011.0亿元,同比增长23.1%,游戏市场发展的步伐在不断加快。然而,在高速发展的背后,部分灰色产业也在损害者用户与行业环境。
2017年上半年,一名网友爆料,游戏《小花仙》中存在不发分子以游戏充值卡引诱幼女发裸照视频,甚至哄骗孩子到线下实施性侵的现象。(《小花仙》事件暴露少儿游戏监管之痛:缺乏行业标准 多靠企业自律)此外,上半年异军突起的地方棋牌游戏中,部分游戏也涉嫌赌博或“无证上岗”的问题。
此外,私服、外挂等侵权案件也时有发生。2017年3月,上海市徐汇分局治安支队侦破了盗用《航海王:起源》游戏代码开设私服的案件;6月,江苏省扬州市文化执法支队破获《问道》私服案件;5月,江苏省常州市版权行政执法部门破获《中广联合破天一剑》游戏私服,下半年则有《绝地求生》等FPS游戏外挂的泛滥……而在直播方面,死亡宣告、五五开等直播期间的不当言行也给社会上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各类案件的曝光说明行业仍然需要有效的监管与规范。
为此,有关部门近年对市面上各类游戏都实行了严格的实名制政策,对游戏发行的版号也越发重视。厂商方面,也做了成长守护平台、明示卡牌游戏抽奖概率等改动,以更好迎接行业发展。步入2018,随着游戏行业的纵深发展、游戏用户的逐步增多,规范行业准则,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是必然的趋势。而游戏厂商也需明白,靠“山寨”、“软色情”、“诱导赌博”等花边球打法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严格审查作品内容,使其符合政策规定才是长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