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介绍一下合议庭组成人员。本案由宿迟和法官姜颖、人民陪审员李淑云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审理……现在开庭!”
8月12日9时30分,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第21法庭,该院院长宿迟身披法袍,庄严地坐在审判台前敲响法槌,开庭审理一起商标申请驳回复审行政纠纷案件。这是宿迟开庭审理的第32个案件。
据了解,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自成立以来,深化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通过规范院庭长直接办案工作流程、设立院长开庭周、探索“焦点式审判”等方式,实现院庭长办案机制化、常态化、效率化。今年1至7月,该院3位院领导共承办各类案件121件,审结46件;4个业务庭庭长共承办各类案件300件,审结165件;院庭长审结的案件占到全院总体结案数量的10.67%。
两个“不少于” 划出办案硬杠杠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将院庭长办理案件的范围界定为重大、疑难、复杂、首例、新型以及在法律适用方面具有普遍意义或指导性的案件,由院庭长直接担任审判长主持开庭、合议、签发裁判文书等。
该院副院长、全国审判业务专家陈锦川近期审理了一起侵害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该案涉及与手机游戏产品的权利保护相关的法律适用,在司法实践中属于疑难复杂问题。陈锦川作为该案的主审法官,经过认真的调查核实与咨询论证,在裁判文书中对简短词组或短语是否能够构成作品、公证书存在瑕疵时能否被采信、游戏名称及人物名称是否能够构成知名服务的特有名称等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为今后其他法官处理此类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参考。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将院庭长直接办理案件纳入2015年全院重点工作任务,明确院庭长办理案件的任务量。陈锦川告诉记者,按照规定,院长每年办理的案件不少于庭长平均结案数的二分之一(不含院长参与合议庭办理的案件),庭长担任审判长,全年承办案件不少于本庭法官人均结案数的三分之一(不含庭长参与合议庭办理的案件)。同时,严格规范院庭长办理案件的程序,与其他合议庭成员享有平等的表决权,特别是在合议庭合议案件时,院庭长一般最后发言,以免影响其他合议庭成员独立发表意见。“作为院庭长,我们还要带头遵守审判管理相关规定,特别是开庭时间一经确定,不得因处理其他行政事务而随意变动。”陈锦川说。
院长开庭周 确保办案有保障
8月12日11时30分,一名商标无效宣告行政纠纷案件的当事人走出中法庭后告诉记者:“我这个案件的主审法官是宋鱼水。宋副院长是名人,没想到她那么忙,还有时间开庭审案,感觉就像在医院挂上了专家号一样,让我对案件处理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更有信心了。”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院长、庭长都是从优秀的审判法官中层层选拔产生的,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因为要承担大量的行政管理事务,特别是院长、副院长需要经常参加各类会议、出席各类活动,无法保证充足的办案时间。为此,该院探索实行“院长开庭周”制度,规定院长、副院长每月至少固定安排一周时间集中开庭审理案件,参加各类会议等非审判活动由其他院领导代行。
“院长开庭周”制度从今年3月实施以来,3位院领导在各自固定的开庭周期间平均安排10件左右案件集中审理。今年4月,宿迟在自己的开庭周内审理了16件案件,有效解决了审判与行政事务之间的矛盾。
焦点式审判 实现办案效率化
“今天宿院长开庭审理的两个案件,我作为法官助理,制作了包括争议焦点、证据提交情况、待查明事实、在先生效判决等十余项内容在内的阅卷报告。”法官助理许波告诉记者,为帮助法官充分了解案情和把握争议焦点,节约阅卷时间,院庭长开庭审理的案件,法官助理一般都要制作阅卷报告。
在“1+1+1”(1名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书记员)的审判模式下,为保障当事人充分行使诉讼权利,同时也为提高院庭长开庭效率,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在办案过程中逐步摸索出一些有效的工作方法,即改革先审事实再审法律的固定程序,按照一焦点一质证一论辩的方式开展“焦点式审判”,将事实调查与法庭辩论一并进行。合议庭归纳的争议焦点交由双方当事人确认,鼓励当事人提交在先案例支持自己的主张。庭审中,紧紧围绕案件争议焦点进行审理,节约主审法官的办案时间。同时,充分发挥法官助理的作用,由法官助理在庭前进行核实当事人身份、告知诉讼权利义务、申请回避、证据交换等准备工作,节省法庭审理时间。
宿迟介绍说,在推进司法改革过程中,北京知产法院形成了院庭长办案的新常态,但院庭长并没有编入固定的合议庭担任审判长,而是轮流与本院其他法官组成合议庭审理案件。这样不仅有利于发挥资深法官对青年法官和法官助理的传帮带作用,还有利于增进院庭长与其他法官之间的深入交流,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
“北京知产法院将长期坚持推进此项工作,院庭长通过直接参加合议庭审理取代对案件及文书的行政化审批,真正实现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宿迟说。